
24直播网讯 CBA新赛季单节时长将从12分钟缩短至10分钟。这一调整并非首次,CBA赛制曾多次向NBA看齐,以提升商业价值。然而,作者认为规则频繁变动多因国家队成绩不佳或领导层更换,但CBA的改革对国家队成绩提升效果甚微。
媒体人付政浩撰文进行点评,部分原文如下:
单说CBA时长的变动,我就经历过多个版本:最早CBA是上、下半场各20分钟,每回合是30秒。1998年决定效仿NBA,改成四节每节12分钟赛制。每回合则缩短至25秒,此后CBA继续调整赛制,每节的时长、暂停、每回合24秒、节间休息时长都尽量向NBA看齐,原因就是我们要打造“世界第二大职业篮球联赛”(这个称呼见仁见智吧),要通过拉长转播时长、提升赞助商曝光率来提升CBA的商业价值。2005年开始,李元伟主任任内正式取消升降级,CBA努力向NBA看齐。
关于CBA规则调整,我的个人体会就是,只要国家队成绩有起伏,或者篮协换领导,CBA就要进行新手术。我最早意识到这点,是2002年亚运会男篮兵败釜山、被韩国男篮用全场紧逼上演逆转,于是篮协一拍脑袋就给CBA加了条“必须打一节全场紧逼”的奇葩规定。
这些年,我曾多次写过类似“国家队病了,就得让CBA吃药(手术)”主题的文章,早就对CBA规则频繁调整早已无感,既不支持也不反对。不是我丧失了探索和创新的好奇心或驱动力,而是早已看透,国家队的问题根本不是靠CBA打什么赛制就能解决的。这些年篮协历届领导都祭出了各自的改革理念,CBA几乎是两年一小改、四年一大改,但有几个规则调整是真能赋能国家队的呢?